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已出现明显下降。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表现之一是经济增长出现持续的负产出缺口,而且未能阻止产出缺口进一步扩大。表现之二是通货膨胀难以保持在政策目标水平上运行,这一问题自2011年以来尤为突出。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问题与货币政策转型有关。在中国货币政策转型的过程之中,数量型货币政策因受到金融创新等因素的影响有效性逐步下降,而价格型货币政策体系尚不完善。于是出现了数量型和价格型这两个传统货币政策有效性均有所不足的局面。而且,由于基准利率尚未确立、利率传导机制仍不通畅以及微观主体利率敏感度不高等问题,中国货币政策转型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转型之路将较为漫长。
从国际经验来看,预期管理是发达国家应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重要手段。预期管理的核心在于通过信息沟通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对公众预期予以引导,从而使得货币政策调控事半功倍。国际经验表明,预期管理在实践中确实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西兰、加拿大、英国、瑞典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为公众提供了更为清晰和准确的货币政策目标,有效引导了公众的长期通货膨胀预期,更好地达到了稳定通货膨胀的目的。再比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通过持续使用前瞻性指引政策引导预期利率下行,从而降低了长期利率水平,有效地稳定了经济。因此,预期管理是否能够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议题。
本课题旨在构建能够刻画传统货币政策(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均不足的DSGE模型,研究如何通过预期管理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为实现这一目标,本课题将开展五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一,构建测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方法,以把握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高低及其变化趋势,为本课题研究预期管理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打下基础。第二,将中国传统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特征模型化,同时引入适应性学习机制刻画公众预期,探究预期管理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机制。第三,运用包含传统货币政策和预期管理的DSGE模型,研究通过预期管理与传统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机制。第四,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政策实验,对预期管理与传统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第五,对中国加强预期管理提出政策建议。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理论意义:第一,从理论上拓宽了中国预期管理的研究广度和深度。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以价格型为主导,因此已有研究局限于在价格型货币政策下探究预期管理的作用。与之不同的是,由于中国货币政策正处于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型的过程之中,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虽然有效性都不高但都被央行所采纳。本课题将在预期管理模型中同时刻画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并考虑两种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情形,这将在理论上丰富预期管理的研究。第二,以公众学习为视角提出了解释预期管理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新机制。已有文献中提出的信息噪声机制是静态机制,无法反映出预期管理过程中央行与公众动态的相互影响过程。本课题将在模型中引入适应性学习机制以刻画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形成机制,在动态中考察央行预期管理与公众学习的相互影响,深入探究预期管理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机制。
现实意义:第一,有助于央行加强预期管理与传统货币政策间的协调配合。美国等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表现为政策利率降至零利率下限水平后调控空间丧失。与之不同的是,中国传统货币政策虽然有效性不足,但调控空间尚存。基于此,本课题从理论上探究了预期管理与传统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研究结论对于央行加强预期管理与传统货币政策间的协调配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第二,为预期管理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破解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难题。中国货币政策正处于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型的过程之中,数量型货币政策受到金融创新等因素的影响有效性逐步下降,而价格型货币政策体系尚不完善,从而出现了数量型和价格型这两个传统货币政策有效性均有所不足的局面。而且,由于基准利率尚未确立、利率传导机制仍不通畅以及微观主体利率敏感度不高等问题,中国货币政策转型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本课题以预期管理为视角,为破解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难题提供了解决思路。